吊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吊灯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两会原声弱有所扶做大社保幸福伞[新闻]

发布时间:2020-11-22 01:33:53 阅读: 来源:吊灯厂家

1月22日,低保户王书珍老人在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营业厅领取采暖补贴。 记者赵永辉摄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对困难群众浓浓的民生关怀:“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万人”“城乡居民年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600元、3600元”“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城市特困人员每年不低于8580元,农村特困人员每年不低于4680元”……  这一系列惠民生的数字,如何变成困难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兜住民生底线,持续提标扩面,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做大做实社保“幸福伞”。  兜住社保底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弱有所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弱’,广义上涵盖了社会中各类处于生活窘迫和发展困境的群体。”省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律师协会副会长赵丽平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帮助绝对贫困人口的同时也把各类困难群众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对象范围,更加全面、精确地补齐民生短板。  如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河北实现全面小康路上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  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赵丽平委员找到了这道题目的答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臂膀’将变得更加坚实有力。”  全面小康道路上,一个困难群众都不能掉队。  众多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难以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脱贫致富,怎么办?“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兰保良认为,应严格按照民政低保标准进行兜底,该兜底的必须兜住,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因病致贫返贫是小康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困难群众如何走出“病倒一个、压垮全家”的困境?兰保良委员认为,应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建立健全“一站式”医药费用报销机制,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救助联动机制。  关爱帮扶贫困妇女、困境儿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省人大代表,民建省委副主委、省妇联副主席薛寒认为,应引导更多贫困妇女走上产业脱贫之路,比如推行“互联网+手工+旅游”巾帼扶贫模式;积极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加大乡村社区儿童保护体系建设力度。  残疾人是断翅的天使、折翼的雄鹰,不能在小康路上掉队。“必须健全残疾人社保体系。”省政协委员、省残联理事长朱立杰建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要再提标,着力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民生保障体系。  持续提标扩面,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何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又如何扩大保障覆盖面?两大民生之问,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我省民生保障标准持续提升。以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例,截至2017年10月底,这两项标准分别达到每月542元和每年3811元。“自己与自己比,进步很大,令人振奋,但横向与京津等先进地区比,尚存差距。”代表委员们表示,缩小民生保障差距,须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标准。  两会期间,一个好消息在廊坊代表委员间口口相传:2017年,该市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等6项民生保障标准全面提高,提标后全部达到全省最高水平。“此次全面提高6项民生保障标准,是近年来廊坊市保障标准提高幅度最大、受惠群众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省人大代表、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表示,没有什么政绩能比保障和改善民生更重要,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省人大代表,民建沧州市委副主委、沧州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马树岭感到十分振奋:“提高民生保障标准,为的就是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补齐民生短板。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等保障标准。”  如果说“提标”是让困难群众多受益,那么“扩面”则意味着让困难群众广受益。  一项项惠民措施,情动燕赵,温暖民心:截至2017年10月底,我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04万人;去年提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414万人;去年为优抚对象提高生活补助标准60元到100元。马树岭代表认为,今后还应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加强对政府救助政策暂时覆盖不到的边缘群体和享受政府救助政策后仍有特殊困难的群众的帮扶力度。  “抓好民生保障工作,切实提标扩面,要形成党委挂帅,政府牵头,民政协调,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全力抓民生保障新格局。”冯韶慧代表介绍,廊坊确定了“民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新思路,以民生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与困难群众的切实需求相适应为原则,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落实惠民政策,合理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图景转化为百姓灿烂的笑脸,关键在于落实。  “社会保障无论是‘提标’还是‘扩面’,资金到位是重要前提。”马树岭代表建议,要认真研究困难群众各项需求,逐项梳理有关社保项目所需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民生政策,合理提高财政补助标准。  “政府财政毕竟有限,还应多措并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薛寒代表建议,应充分调动社会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地方税收政策、地方慈善组织建设等办法,使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能够享有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等政策。  资金到位,公平正义也不“缺位”,社保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兜住民生的“铁底”。  “如果富裕人群领取社保补贴,困难群众却不能从中受益,社保机制就失去了调节分配关系的作用,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省人大代表、卢龙县宝利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义宝认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透明化运行是一剂良方。各项保障工作从资格审核到资金发放再到后续管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困难群众才能切实享受到党和政府派发的民生大礼包。  “落实惠民政策,省、市两级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资源统筹、部门联动。”兰保良委员建议,还要全面增强基层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科学整合县、乡人力资源,总结推广经验,多措并举,充实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量。 (记者赵建 刘荣荣)

牙齿全冠修复

门牙过大怎么矫正?

北京看头发脱落的医院